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的各種問題,尤其現代人工作家庭壓力大
容易有以下狀況:
廣泛性焦慮癥,憂鬱癥,抑鬱癥,恐慌癥,強迫癥,躁鬱癥,腸躁癥,膀胱過動癥
並伴隨頭痛,眩暈,失眠,臆球癥(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胃食道逆流,耳鳴,睡覺一直醒,胸悶,胸痛,心悸恐慌,吸不到氣,易喘,胃脹胃痛,腸躁癥,頻尿,陽痿早洩,頭麻手麻腳麻,血壓高。
在相關門診中,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為明顯
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若沒有重視自律神經失調,其嚴重性更是不言可喻。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危害機體的消化系統,造成脾胃不調,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胃和小腸在晚上會產生一種對消化道粘膜有修復用處的化學物品tff2蛋白質,假如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眠不足,就會危害這種物品的產生,從而大增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作率。
偏頭痛:長期失眠引發偏頭痛的原因可能與顱內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致使腦部皮質缺血有關,這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除了出現睡眠障礙外,還會在晚上睡眠期間反復出現頭痛癥狀。
慢性疲勞綜合癥:本病在臨床上很多見,特別是女性失眠患者,她們常訴說自己疲憊乏力,即使臥床休息也不能緩衝疲憊部分病者還具有低熱、畏寒、頭浦、咽喉浦、心煩、急躁等不舒適癥狀。
此外,長期自律神經失調還可引發中老年人腦病、女性更年期綜合癥以及糖尿病等嚴重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所以專家強烈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大家應謹慎對待並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底下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癥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可立即前往診所掛號尋求解決途徑
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癥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真的不難!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廣和中醫診所與廣仁堂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底下為診所相關門診資訊圖片
SSll15CEFDE5廣和中醫診所 |
考生(小小說) 作者:張 凡 主編:非 魚 筆友聚會歡聚一堂。會長提議:蒞臨的翹楚大枷,積極上臺表演節目。 稿紙上橫刀立馬的將軍們蔫了;鍵盤前善寫酸甜苦辣的才女們啞了。 這位,硬是被人推上了臺。朗誦了一首偉人的《沁園春•雪》。叫好聲中爬格能手們頗為驚訝: “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的,何時學得這般手藝?"他面帶微笑心中自知:在沒有電視手機傳媒的想當年,也曾登上舞臺上演過話劇,電臺里錄過廣播劇,還有……可謂是文學圈里表演最強的、文藝隊伍中寫文章最捧的、書法攝影界里講故事最杠杠的…… 這些人不是書呆就是人精,不,是精英。怎不知沒有東風,哪有細雨的道理。年少時曾為了學好繞口令,厚嘴唇都磨成了小薄片。 “再來一個!”眾人的激情被點燃,群而轟之。 臺下,平時文縐縐的騷人墨客,這會兒有些歇斯底里地狂呼亂吼。臺上,溫文爾雅的秀才也被挑逗得情懷大開。騎虎難下的老生暗念:亮一手絕活也無妨。 小品《生火爐》的表演開始了。 老生捋齊了黑白相間的發際。頓時,臺上的老角兒變成了朝氣篷勃的少年,邁著輕盈的腳步隨時光飛速回轉到了十七歲那年——那場,本市開辦第一個話劇培訓班、過五關斬六將的招試場景前。 戰友文工團的密友老師,本地第一位電影演員黃愛玲大姐、舞蹈名家吳罡老師、河師大的韓教授等擔任主考官。大咖們威嚴正座,笑容可掬地審選著應考學員。牧野小城里那些郎才女貌的文藝骨干云集于此,氣氛活躍中個個勇顯神通。競爭卻很殘酷,因為五十個名額有近干人報名。 場外,新春的瑞雪滿天飛。 該這位年齡最小的上場了,主考官突發冷箭:速演小品《冬日生火》。 小考生的小心臟忐忑起伏,臉皮繃緊強裝淡定。腦海智庫里閃映出現代表演理論鼻祖斯坦尼拉夫斯基的名言:舞臺上就是生活中。少年從小偏愛寫作,深知劇情構思必須新穎,才能制奇入勝。 紅圍脖一甩,從里三層外三層待考人的頭上借來軍棉帽。一哈腰摞了摞褲腰帶,雙手交叉塞進袖管。裝飾成老農民的瞬間,小考生已胸有成竹。 這位勞作歸來的農夫,嘴里吐出長長的哈氣,摘下了老棉帽。使勁地拍打前胸后背上的落雪,抬腳走進了沒有門(無道具)的山村家舍。伸手拉亮了不見燈繩(無道具)的燈泡。環視了一周空徒四壁、沒有個女人做飯的家。唉嘆一聲:“再苦干一季,明年娶個媳婦。”農夫眼里射了一線光芒,快步地從墻角抱來(虛擬)了劈柴。咔,咔咔……劃燃了七八根火柴,先引燃枯草再烘燃劈柴,最后一根在燙到手指的“哎喲”聲中,好不容易才將濕柴烘燃。 爐內火苗小青煙多,“老漢”彎腰棉帽當扇,不停地對著爐口狂扇。青煙卻變成了黑濃煙,他努起嘴,使勁吹著沒有道具的爐口。 薰得少年㬹不開眼,嗆得考生咳嗽連連……眼一瞇腳一歪,咣當!簡易爐翻了…… 急急地如被追打的喪家之犬,辣眼矇眬地逃出了考場門。 小品博得主考們頻頻點頭,眉梢一挑的密友老師趕緊起身,高聲喚他快快回屋:“你再朗誦一首詩。”“有門!”應試人暗喜:多數人只讓演了一個角色。 小考生捋了捋濃黑的發際,雙目直視前方,眼光神采微微上挑(可不是歌星費玉清翹人挺胸翹臀、炯光特高挑的那種)。朗誦者小臉蛋上表情豐富,吐吸之中激昂起伏。一行行押韻有仄潺潺而流:“天上一白地上一片白白雪抹了北方白雪傾吐著情懷……”三天后,小考生怯怯地擠進了觀榜人群:嘿!真中了。 再來一個!文友們開始使“壞”了,哄聲又起,不讓他下臺。“那得上支香煙才行!”老生喘著粗氣。嗖!一盒“芙蓉王”飛上了臺。 老生一鼓作氣,唱起了自已寫的歌: 《風中望一眼》 作詞/風帆 秋葉吹落我窗前 飄離不記有幾年 不恕你無情 我不愿移情別戀 雖忘記了諾言 風中只想望一眼 飄窗的秋葉 吹不散 離枝的孤零早已亂 不為想念 相隔的別太遠 獨處不相見 風中只為望一眼 記得初見是哪年 “下去吧,下去吧……唱得太難聽咯!” 倒好聲劈哩叭啦地響了起來。 +10我喜歡
當你面對未來無從選擇的時候,別害怕失敗,別讓自己后悔,或許這是可以讓自己做出選擇的最佳參考。 人活這一輩子,沒想法和想法太多都是一件特悲哀的事兒。 就好像臨近畢業,你無路可走,和路太多你不知道選哪個都一樣是件悲哀的事。 我上大學那會兒一直都覺得,一切順其自然唄,可越臨近大學畢業我就越慌,也不知道從哪來的那么多的焦慮,我有時候自己晚上做夢,夢到自己三十多歲活得特庸俗平凡,然后自己把自己嚇醒了。 那會兒可能就是過于矯情,套用小沈陽那句話,總覺得這日子就是眼睛一閉一睜一輩子過去了,覺得自己也就這樣了,畢業后在三線城市混幾年,到了三十人生基本就定型了,然后覺得,哎呀媽呀,人生就這樣玩完了。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愛想未來,所以時間單位在我們的意識里會特別短,我們很喜歡用:也不過就是個“三五年”這一類的說法。覺得“三五年”就像是轉瞬之間的事情。(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可你真的畢業之后去體會的時候,你才發現別說三五年,哪怕是一年,你都會覺得像過了一個世紀那么長。 因此,現在有時候我特理解一些剛畢業一兩年的人,他們寫的那種焦慮、孤獨、迷茫,甚至無望,覺得好像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覺得日子過得舉步維艱,我每次看到這樣的來信都能深深的理解,但是卻對此做不了什么。 因為我覺得,所有的成熟都是一個孕育的過程,就好像種子的萌芽一樣,不在土層下經歷一段黑暗,根本不可能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畢業就是一場煎熬,不論你能否挺得住,你都要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 而你走向社會的第一個課題就是:選擇。(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雖然我常常說,一次選擇決定不了一個人的一輩子,就好像一次婚姻無法決定你的幸福一樣。 不過道理人人都懂,真的去面對的時候,你還是覺得內心煩亂無從下手。 不論是接受家里人給的工作安排,還是去報考公務員或者是考研,不論是從事本專業,還是決定轉行,這都是選擇。 不論是選擇在大城市打拼,還是選擇回家,甚至可能三十多歲之后,你依舊要面臨,你是在這家公司繼續,還是跳槽去另外一個公司。 我是一個選擇障礙患者,我其實非常討厭給我自主權讓我去決定,因為有選擇就意味著有失去,有失去其實就意味著你可能會后悔。 因此每次我收到一些人給我的來信,讓我幫他去選擇他是應該考研還是應該工作的時候,我都會寫: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自己來選。 畢業的第一堂選擇課,是我們面對成熟的開始。 不管你過去是有想法也好,沒想法也罷,這都是生活在開始逼迫你,要你學會開始對自己做決定。這是一個特別難得的機會,所以你不應該放棄。 我大三那一年尤其是后半年幾乎都在焦慮中度過,關于選擇和未來這件事,我一直到大四上半年才想明白,也調整好了心態。 不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嗎? 我知道我不是不敢選,我是怕,怕什么?怕后悔。 但是既然人生沒有什么后悔藥,那怕也沒用不是嗎? 我要做的第一個選擇就是:我要不要畢業就轉行。 我知道這話題有點可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當初讀大學的時候,你們的專業是你們自己選的? 我學的是藝術設計,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沒錯,但當時之所以選擇學美術,只是因為我喜歡畫漫畫,其實我對設計不感興趣,我覺得我大學四年專業課水平就是馬馬虎虎,最關鍵的是我并沒有覺得自己的每個作品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那問題就來了,你學了四年,然后你一畢業就說,對不起我選錯了,我現在可以換個別的愛好嗎?這有點扯淡,估計我老爸老媽聽到我這么說,能第一時間用笤帚疙瘩把我敲死,因為他們一定覺得這孩子腦袋里面進水了。 隨著我的長大,父母老了,我和他們的人生距離會越拉越遠。 他們的人生經驗再也無法指導我。 以前我總覺得他們在用他們的人生去復制和要求我,可一旦真的有一天我逃出了他們的掌控之后,我的第一感覺是自由,隨之而來的就是害怕。 我第一次覺得,沒人去商量是一件很讓人難受的事。 我不知道每一個看似靠譜的大叔背后是不是都有一段曾經不靠譜的人生,至少川叔我自己少年時代是非常不靠譜的。 我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去思考,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是要由著自己的性子愛好去找一份和漫畫有關的事兒,還是選擇本專業不辜負這四年。 我最后選的是,先從本專業做起,不論成與不成都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有些事兒,你只有去做了,你才能知道自己適合不適合。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去福建的一個學校做專業課老師。 可能當年腦子比較笨,還沒有那么多的想法,也沒有面試經驗,就是靠網上發簡歷,發了畢業作品,對方說不錯,我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了。從東北到福建,坐了三天三夜的硬座火車。 我當時居然都沒考慮過面試不通過這回事,你相信嗎? 可能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懵懵懂懂地過了初試、復試,試講都通過了,可等到簽合同的時候才發現那份“賣身契”有多苛刻,那時候年輕,脾氣特別爆,完全受不了一點委屈,覺得這就是霸王條款,完全沒考慮很多時候都是賣方市場主導,剛畢業的孩子沒有太多還價的余地。 興沖沖地決定不簽約,緊接著面臨的問題就是找下一個工作,之后就是輾轉了三個當地的城市開始追著人才招聘會的尾巴跑,帶去的錢越花越少,住的旅館越來越差,被打擊的信心越來越不堅強,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受挫是這樣。 在我快要放棄希望準備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回北方的時候,因為陪著當時同房間的室友去面試,而意外地得到了一個推薦的機會,雖然也是服裝公司,但做的并不是自己向往的設計類工作。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都會和想象中的有偏差,但是如果你做的并不是你想做的事情,你的忍耐度會非常有限。枯燥的日子,獨特的南方假期制度——一個月休息兩天,都讓我有了一種水土不服的感覺,我第一次覺得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在這里堅持,而且還是為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坐不住了。 于是我開始偷偷地投簡歷,尋找下一個合適的機會,我期望可以做設計類的工作,這樣哪怕發現我不行,至少都覺得是對得起自己了。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時一家北方的服裝企業給我打了電話,那是我在去南方前參加的一個招聘會,當時總經理對我的印象很深,只不過因為當時他們并沒有考慮要男設計師,后來隨著業務板塊的擴張,老板決定增加一名男設計師,總經理就第一個想到了我。 那通電話似乎為我那時候難挨的日子開了一個光明的窗口,我急急忙忙地辭職回了北方。在回來的路上我曾經問自己,經歷過這幾個月的面試、上班、折騰的日子,我明確了只做設計的想法,那么回去之后面臨的問題無論有多巨大,都要忍住,堅持住。 我既然選了這條路,就要堅持走下去,至少我要真的學到點什么再走,這樣才算對得起自己。 “真的學到點什么再走”這幾個字成了以后的七年里,我每次換工作前最容易自己對自己說的話。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我在回北方后,在那個家族企業里面對強大的工作壓力,紛亂的辦公室斗爭,種種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內心里巨大的挫敗感都一一忍了下來。 忍到我學會了在設計和市場中間折中,忍到了自己可以獨立帶一條流水線,自己設計的作品拍成了產品圖冊,然后才毫不后悔地徹底對自己說,你看,你想做的你都做到了,現在你是要堅持?還是選擇別的? 那一年春節之后,我選擇了北上,從我最喜歡的漫畫開始起步,正式開始了十年的北漂生涯。 人生那么長,每個人都一定有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敢去想,而是我們苦于自己沒有機會,而一旦有了機會我們又害怕放棄。 少年時代我最旺盛的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那時候的我對什么都感興趣,對很多工作都希望了解。 此后的七年,我換了六份工作,跨越了三個行業,對待每一份工作都帶著我濃厚的好奇,面對每一個新領域,我都對自己說,要真的學到點東西再走。 三十歲之前努力犯錯,拼命嘗試,三十歲之后開始靠岸,學著靠譜。 有些事年輕的時候不做,就真的沒有機會再去做了。 我從不怕失敗和跌倒了重新再來,我只怕把一些期望一直埋在心里,最后變成了內心時常叨擾的痛。 人生寧可做了失敗,也別不做后悔,年輕的時候我一直用這句話鼓勵自己。因此我每次跨入一個新的領域,我才有了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我是一個忍耐力和適應力超強的人,因為我選了,我的目標就是活下去,學到東西,有收獲。這種簡單粗暴的人生信條成了那個階段我的生存法則,或許我的人生經驗并不適合你,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性,就好像每個人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指紋一樣。但我相信,當你面對未來無從選擇的時候,別害怕失敗,別讓自己后悔,或許這是可以讓自己做出選擇的最佳參考。 +10我喜歡
枹木小學坐落于兩座山之間,兩座高山就像是兩堵巨墻,隔斷了這所小學與外界的聯系。學校門口有一條河,蠻清澈,枯水期是小河,豐水期則是大河,一般情況下,河的流速緩慢,深度最多也只是漫過孩子們的膝蓋。這條河是孩子們的樂園,夏天,他們能在河里和小魚、小蝦、小蟹玩得不易樂乎。河從上游到下游貫穿了十來個村子。假小子就生于這條河的上游,而學校所在的這個村子則位于河的中游。 三年級是小學六年的一個界點,一個曖昧的界點。這個時期的孩子,比一二年級的少了一分對生活的任性,多了一分對世事的思索;比四五年級的多了一分對生活的懵懂,少了一分對真假丑惡的判斷力。 假小子上三年級的時候,16歲的傻子嫁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個人家。因為距離學校很近,所以總能在學校周邊見到傻子的身影。小孩子們總愛惹她,“傻子傻子”地嘲笑她或者跑到她面前,沖她擺個鬼臉,成功把她惹毛,然后一個個笑著跑開了。傻子總是沉默著,對于孩子們的玩鬧,她只是愛答不理地應付著。她喜歡通過校門往學校里面看,或者靠在校門邊上,邊聽孩子們的讀書聲,邊望著校門口的那條小河發呆,她總是這樣一呆就是一整天。她的娘家,就在這條河的下游。 假小子和其他小孩一樣,喜歡惹傻子玩兒,但她又和其他小孩不一樣,她不以“傻子”這個稱呼戲弄傻子,她只是對傻子充滿了好奇,就是很簡單的,一個孩子,對于新事物的好奇,畢竟“傻子”能被允許在學校周圍出現,確實是件稀奇的事情。 很多孩子對于事物的新鮮感實在是有限,就比如許多的小孩昨天才興高采烈的去上學,今天就吵著鬧著不想上學了。傻子在學校周圍出現不到一個星期,孩子們便不再對她感興趣,轉而繼續投入自己的小游戲中去了。假小子則不太一樣。下了課后,她不再與同學去河里捉蝦摸魚,也不去田埂上玩泥巴了,她只是一個人,圍著那傻子轉悠。在只有她倆的時候,假小子總會好奇的問傻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會寫字嗎?你會唱歌嗎?”但是她從未得到過回答。也正是因為她時常與傻子接觸,她才漸漸了解到,傻子不僅僅是個傻,還是個啞巴。而在此期間,假小子也多多少少聽到了些關于傻子的事。 傻子小的時候,發了一場高燒,腦袋好像燒壞了,那時候太小,還沒來得及學會講一句完整的話,所以也就成了啞巴;傻子的家人擔心她嫁不出去,在傻子十六歲的時候,就把她嫁給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這些都是假小子從學校的女老師跟學校周邊的婦女的談話中聽來的。 “你叫什么名字?你會寫字嗎?”這樣的問題,假小子每天都會問傻子一遍,即使她從未得到過回答。在只有她們倆個人的時候,假小子從不用“傻子”稱呼她,又因為不知道名字,所以就只叫她“你”,但是同學們偶爾來嬉鬧傻子的時候,她又會和其他小孩一樣,叫她傻子。因為,在這個地方,似乎只要是大家都認同的事情,就會是真理,若是有一個人不順從,那么那個人就會成為一個另類,而假小子不敢成為那個另類。 假小子認識傻子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傻子是不理會她的,無論假小子怎么纏她、問她,她連眼皮都不眨一下,但這依然不能磨滅假小子對她的好奇。一到中午,假小子就會去找傻子玩兒,不知是妥協于假小子的纏人功力,還是感受到了她的善意,久而久之,傻子不在不理會假小子了。假小子對她說話時,她會注視假小子的眼睛,不時發出“呃呃啊啊”的聲音,似乎是在對假小子的話做出回應,這無疑是對假小子最大的鼓勵。 一天中午,假小子照常和傻子在校門口“聊天”。當然,就是假小子在說,傻子在聽。那是一個被雨水浸濕過的午后,泥巴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泥坑。于是,假小子就摘了根小木棍,蹲在路邊,在濕軟的泥路上寫寫畫畫,寫花了又抹平,然后又寫。假小子就這樣反反復復地玩著,不亦樂乎。傻子站著看了假小子一會兒,便也學著她,摘了跟小木棍,蹲在假小子身旁,似乎是想寫些什么。假小子驚奇于傻子的反應,笑著問她:“你想寫字嗎?我教你吧!”于是就在抹平了的泥地上規規整整地寫了個“文”字,“來,你跟著這個寫吧。”假小子看著傻子說。傻子盯著那個字看了一會兒,然后就在地上認真地畫了起來,但是很明顯,她并不是跟著假小子寫的,而是寫她自己的“字”。那似乎是個筆畫很多的字,傻子認真的畫好之后,就很驕傲似的看著假小子。假小子盯著傻子畫的那個“字”好一會兒,也沒能認出那是個什么字。那似乎是“慧”字的上半部分,“難道她想寫‘慧’字?”假小子想。“你這是什么字啊?這是你的名字嗎?”假小子問傻子,但傻子沒有搖頭或點頭,只是驕傲地笑看著假小子。她們倆的這個畫面,被學校里的那個女老師盡收眼底。 預備鈴響了,假小子進了校門,準備進教室時,被女老師叫住了“你和那傻子在外面干什么呢?”女老師笑笑地問,“哦!龍老師好,我剛剛在教她寫字呢!”假小子很自豪的回答,“哦……那她能懂嗎?”女老師似是戲謔地問,“這個啊……我也不知道,應該是懂得吧。”假小子不自在地摸摸頭,心里有些不舒服。正好這時上課鈴響起,假小子便匆匆進教室上課了。 隨著假小子和傻子的日漸熟絡,傻子便經常進到學校里面來找假小子玩,并且時常帶著許多小零食。傻子很喜歡分零食給假小子,但大部分時候,假小子是不會接受的,因為她不想聽見同學說她是為了傻子的零食才跟傻子一起玩兒的。在假小子看來,傻子好像有花不完的錢,因為她幾乎每天都在吃零食。小孩子就是這樣,以為每天能吃到想吃的零食,就是很有錢了。在假小子的記憶中,父母從沒給過她零花錢。有時候,假小子很羨慕傻子,特別是看到她很多買零食的時候。傻子總分零食給假小子,雖然很饞,但假小子還是強忍著,那是她自己的堅持。 喜歡吃零食應該是每個小孩的天性,也正是因為這個“天性”,使假小子做出了一個令她很長一段時間都內心不安的事情。 “一日之計在于晨”這句話,在農村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天早上,假小子的父母都會早早地出門干活。星期一這天早上,父母出門后,假小子偷偷溜進了父母的房間,在母親的包里偷拿了五角錢,然后飛快地逃去了學校。 午休的時候,假小子在小賣部里買了些零食,然后帶著傻子一起去校門口的河岸邊吃,全都是一角錢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分量。她倆坐在河岸邊,慢慢地吃著東西。假小子吃完了一包零食后,就自然地把垃圾紙扔進河里,這是這里的孩子常做的事,他們喜歡看著垃圾紙像小船一樣順流而下,也沒人告訴他們這是否正確。但是,假小子剛把垃圾紙扔進河里,傻子就猛地沖了過去,將那個垃圾紙截了下來。河水沒有多深,剛剛到小腿處而已,但傻子就這么沖進河里去,她腳上的鞋還是全濕了。假小子看著傻子拿著垃圾紙從河里慢慢走上了,她有點呆住了,她的心就像被錘子狠狠錘了一下,難受極了。傻子也再沒有其他的過激表現,走到假小子旁邊坐下,繼續吃零食。假小子緩過神來后,并沒有說什么,也繼續吃,但她吃著吃著,就哭了起來。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哭,把頭埋得深深的,不讓傻子發現,“這辣條也太辣了。”假小子想。 假小子懷著忐忑的心情回到家,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但是家里的一切現象都很正常,沒有什么暴風雨的前奏。接下來的幾天,父母都沒有任何奇怪的表現,假小子這才稍稍寬了心,但那“五角錢”事件卻并沒有從她的心里抹除,直到大年三十那天。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假小子的父親發給了她三塊錢的壓歲錢,但她卻趁她父母沒注意的時候,將其中一塊錢放進了她母親的包里,她不太并不是懂什么利息關系,她只知道這樣做能夠心安。 假小子以為她跟傻子的友誼可以天長地久,但事實上不過一年。 假小子四年級的時候,傻子依然每天來學校找她。假小子上課,傻子就站著窗外邊吃零食邊往教室里看,一會兒看講臺上的老師,一會兒看假小子;假小子下課后,傻子就跟在她身后,就像起初,假小子跟著她一樣。她們倆之間的互動,最終還是迎來了閑言碎語。假小子好像被同學們劃分為了傻子那一派別,被嘲笑和戲弄,為此,她沒少跟同學打架。 假小子生來固執又自尊心極強,最受不了別人對她指指點點,即使她能在別人對她指指點點時,還之以暴力,但她還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漸漸疏遠了傻子。傻子再來學校找她時,她已不復之前的熱情與友善,只是盡量避著,避著傻子,也避著自己的心。 這天,下了課的假小子沒有像往常那樣出去玩,傻子就在窗外看著她,她卻只裝作沒看到,趴在桌子上準備睡覺。一個男同學見她這樣,笑著走到她的桌前,拍拍她的桌面說:“嘿!人家傻子在外面等你呢,還不出去?”邊說還邊往窗外瞥,語氣中是一如既往的嘲笑意味,“關你屁事啊!”假小子不耐煩的抬起頭看了一眼男同學,又準備趴下睡覺,“哎!別急著睡啊,我最近剛從龍老師那學到一句話,想問問你有沒有聽過。”男同學干脆坐在了假小子的前桌的桌子上,痞痞地說。“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假小子對他的忍耐早就到了極點,當然不會有一句好話,“嘿!沖得很嘛!算了!那句話是這樣的‘一個人啊,要是跟傻子相處久了,也會變成傻子’你說這句話對不對啊?”他的話剛說完,周圍的同學就都笑了起來。假小子怒不可遏,使勁兒一拍桌子,站起來直指著男同學說:“你有種再給老子說一遍,誰是傻子!”一時間,周圍都靜悄悄地。男同學沒想到假小子會如此激動,屁股一臺從桌子上跳下來,邊往自己座位走邊說:“切!反正我又不是說你。”很明顯,他的語氣弱了不少。男同學走了之后,假小子才緩緩往窗外看了一眼,傻子依然站在那里,手里拿著個棒棒糖,開心的看著假小子。但假小子就只是看了一眼而已,沒有任何回應。假小子坐回凳子上,用手枕著額頭,繼續睡覺了。傻子還是看著假小子,她不知道,假小子不會再出去找她了。 午休結束,預備鈴響起,假小子從“睡夢中”醒來,舒舒服服地伸了個大的懶腰,有意無意地往窗外瞥了一眼,“很好,她走了……”假小子在心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然后拿出書來,悠閑地翻著。好似什么都沒發生,心情好到了極點。只是,她那一直垂在桌子下的淚濕的左手,和她那雙紅得不敢與人對視的眼睛,全都落入了同桌的眼里。 假小子沒再主動去找傻子玩兒,甚至專門為了躲傻子,她又回到了與同學們捉蝦摸魚的日子。很奇怪,即使她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跟同學們一起玩,但當她想要回到這個小團體的時候,卻出奇的容易。 也許這就是傻子與假小子的區別吧,假小子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尋到自己團體和伙伴,因為她有一顆健全的腦袋。而傻子呢?她只能在有人愿意接觸她時,細細考察,慢慢琢磨,再接受,然后信任;但是,當這個人突然要離開她時,她只能無所適從,只有緊緊抓住,即使希望渺茫。 假小子再未與傻子獨處過,當傻子向她走近時,她只是默默地與嘲笑著傻子的同學們一同跑開,留傻子在原地,呆呆地望著她們跑去的方向,她不知道,假小子再也不會與她一起了…… +10我喜歡